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
商品详情
  •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
  •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
  •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
  •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
  •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
  •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

¥90
-
+
  • 商品详情
  • 基本信息
  • 用户评论0
  • 用户咨询0
  • 美学大师蒋勋  建国百年  精采代表作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带您与元朝四大家之首黄公望,
      共游六百年前富春江山水,
      如坐舟中,舟行江上,忽远忽近,忽快忽慢,
      如见四季,晨昏晦明,变化莫测。

      听-悠然远山婉转起伏,余音袅袅,回荡山水;
      看-浓墨淡墨交错重迭,虚虚实实,绵延悠长。
      犹如阅尽万般繁华,爱恨恩怨,船过水无痕------。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四家之首黄公望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这幅图卷在元代以后成为历史巨作,影响明清六百多年的绘画主流。顺治年间收藏家吴洪裕得到此卷,爱不释手,临终下令火殉。虽经抢救却烧成两段,前端51公分现由浙江博物馆收藏,后段640公分则收藏在台北故宫。这幅山水图卷流传至今六百余年,经过两岸艺文界多年奔走努力最近,总算让前后两段巨作将于2011年6月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

      为了让看展和无暇看展的读者更容易了解这幅中国十大名画瑰宝,信谊基金会特别邀请美学大师蒋勋执笔、王行恭设计指导,亲自带领读者认识富春江山水之美,进入富春江与传奇收藏的故事,细细体会黄公望静观豁达的人生体悟与老庄道家哲学,以及〈富春山居图〉长卷与〈剩山图〉的隽永情怀,让读者能更清楚了解这旷世巨作,也让观画者获得不可或缺的观画基础。

      黄公望,元朝历史上最杰出的大画家,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大家」,并被推为元「四家之首」。〈富春山居图〉是他八十二岁上下富春江创作的山水长卷。原作为六张纸连成的画卷,接裱而成大约长近七百公分。画中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天景色,近山线条皴擦,远山淡墨渲染,沙渚两岸,树石错落,极富变化。这幅长卷在元代以后成为历史巨作,影响明清六百多年的绘画主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富春山居图〉写江岸山峦迭嶂,浑厚大气,是在描绘客观风景,也同时抒写胸中豁达的襟怀。图卷里传达了他信仰的老庄道家哲学,万物静观,沉淀出清明悠远的生命情怀,对生活在匆忙急迫中的现代人,更可以提供精神上的另一种向往。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导读是故宫合璧展期中最佳展览导读,由王行恭设计指导、美学大师蒋勋执笔,全书雪铜纸全彩精致印刷,并附完整拉页全览图,两大名师合作推出,绝对值得您传世珍藏。

      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展期:2011/06/02 ~ 2011/09/05
      地点:故宫博物院210, 212陈列室

    作者简介

    蒋勋

      福建长乐人。一九四七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一九七二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台大、文化、辅仁大学,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创系系主任七年。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大学驻校艺术家,东吴大学通识讲座《当东方美遇上西方美》教授。现专事写作绘画、艺术美学研究推广。近年在美学教育推广方面,更推展向两岸四地,播种无数美学的种子,处处散播美的感动与生命之美。

      黄公望生于公元一二六九年,本姓陆,江苏常熟人,自幼家境贫困,父母无力抚养。当时永嘉九十岁老翁黄乐,没有子嗣,一直盼望能领养一名义子,于是收养了陆家这个孩子。黄乐很高兴,常跟人说:「黄公望子久矣!」表示「黄公」盼望有孩子很久了。这名被收养的孩子就改名为「黄公望」,字「子久」,纪念一段父子的缘分。

      被收养的孩子以后成为元朝历史上最杰出的大画家。

      〈富春山居图〉是他八十二岁上下富春江创作的山水长卷。近山线条皴擦,远山淡墨渲染,沙渚两岸,树石错落,极富变化。

      黄公望幼年聪明,书读得好,少年时就被选拔参加县里神童科考试。

      青年时黄公望在苏州、杭州官府做事,负责田粮赋税。

      中年四十几岁以后,因为个性耿直,也被长官贪贿连累,被下狱治罪。

      五十岁出狱后,黄公望混迹于全真教中,也有人认为他做过道士。长期隐居民间,卖卜维生,通易经八卦,与儒释道三教的文人都有来往。

      他并不以绘画为专业,六十岁以前也很少画作传世,但是学养丰富,游历名山大川,使他笔下山水宽阔淡远。

      〈富春山居图〉写江岸山峦迭嶂,浑厚大气,是在描绘客观风景,也同时抒写胸中豁达的襟怀。

      将近七百多公分的长卷,观看者如坐舟中,舟行江上,忽远忽近,忽快忽慢,两岸山势随季节晨昏晦明,变化莫测。

      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彷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

      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图卷里传达了他信仰的老庄道家哲学,万物静观,沉淀出清明悠远的生命情怀,对生活在匆忙急迫中的现代人,更可以提供精神上的另一种向往。

      江中沙渚沼泽,黄公望用轻松、随意率性的笔触横扫而过,有时江面辽远开阔,渺沧海之一粟。有时逼近岸边,可以细看松林间垂钓渔人闲逸安静。山脚水波,风起云涌,一舟独钓江上,令人心旷神怡。

      八十岁,经历生命的浮沉起落,阅历尽人世沧桑,爱恨恩怨都如船过水无痕,因此可以这样静观面前平静无波的风景。

      浓墨淡墨交错重迭,树丛草泽,像回首一路走过来的萧瑟之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爱恨只是自己执着吧。

      老庄哲学强调「有无相生」,〈富春山居图〉的精采,也在画面虚实的互动平衡。「虚」是空白,在前段堆栈的大山群峰之后,黄公望用将近一公尺长的水平线条带出低矮江岸的土坡沙洲水口。没有山峰,只是单一的线条,和疏疏落落几点苔痕墨点。像在繁杂热闹的大交响曲中,忽然推出一段安静纯粹的大提琴单音的连续。绵延悠长,是看尽繁华的生命,可以回来低低细诉最深的内在心事了。

      「虚」比「实」更饱满,是在太多的拥有之后懂得了「舍」的意义。

      天空水阔,扁舟并行江上,时间的漫漫长河流去,有缘份同走一段路,打声招呼,如此宁静,无有牵挂。

      〈富春山居图〉在元代以后成为历史巨作,影响明清六百多年的绘画主流。黄公望晚年领悟生命的淡远山水,因此成为收藏家重金抢夺的对象。

      黄公望至正十年(公元一三五○年)在画上题跋,暗示将来这张画的落入人间「巧取豪夺」。精通易理,卜卦维生的老画家似乎早已洞识了天机。

      清代顺治七年(公元一六五○年),经历三百年,收藏家吴洪裕得到〈富春山居图〉长卷,爱不释手,临终不能瞑目,下令侄儿火殉,这张画因此烧断。烧断以后,前端五十一公分,目前收藏在在浙江博物馆,后面五分之四长达约六百四十公分收藏在台北故宫。

      二○一一年六月烧断后分隔达三百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前后两段,将合璧在台北故宫展出。有缘与有幸一观者,或许需要一些基本的资料,可以藉此盛事,更了解黄公望,也更了解〈富春山居图〉。

      老画家晚年自号「大痴」,聪明去尽,画卷结尾,高山陡峻之后,一带远山婉转起伏,如余音袅袅,在山水间回荡,彷佛还在说着人生的执着与领悟。

    二○一一年四月八日  蒋勋序于武陵农场
    山静云闲,百花盛放

    内容连载

    §内文1

    长卷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幅大约长近七百公分的长卷。因此推测原来每一张纸约长一百至一百二十公分上下不等。 

    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长度构思结构。 

    古代观赏长卷画的方式,与今日不同。今天在博物馆里,长卷全部拉开,陈列于展示柜中,观众一面走一面看。古代文人观赏长卷画,通常是两手拉开一段,右手慢慢收卷,左手慢慢展放,视觉永远只跟两手间不到一百公分的画面发生关系。有时看得慢,有时看得快,有时会停留。右手彷佛是时间的过去,左手是未来,长卷的欣赏介入了时间的因素,很像今日的电影,在观赏者的视觉里链接成蒙太奇式(montage) 连续不断的剪接印象。 

    这种浏览、重迭、移动的视点,或广角阔远,或推进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非常自由,观看的的角度也千变万化。 

    中国长卷结构不同于西方单点透视构图,不是被强迫从单一视点看风景,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悠游于山水间,可近可远,可俯可仰,可介入,可疏离,如章回演义,推陈出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正是把中国长卷美学,发展到了极致巅峰的精采杰作。 

    这件长卷在明朝万历年间从大收藏家董其昌手中转卖到吴达可家。吴达可有云起楼,〈富春山居图〉成为云起楼的珍贵收藏。〈富春山居图〉传到吴达可儿子吴之矩(正志)手中。目前画卷六段纸与纸接缝处有五次「吴之矩」、「吴正志」的骑缝印记。 

    万历末年,吴之矩去世,此画归吴正志幼子,吴洪裕所有。 

    吴洪裕(问卿)极为眷爱〈富春山居图〉,数十年间总是携带在身边。明朝覆亡(公元一六四四年),吴洪裕不问正事,日日抚爱浏览耽溺于此卷,种下不可解的因缘。 

    清顺治七年(公元一六五○年),吴洪裕病重,无子,就以画卷火殉,画卷投火燃烧,幸而由侄子吴贞度(子文)救出。 

    因此画卷的第一段已烧去一截,从火中救出,最前一段残留五十一点四公分,上下也有截割,重裱为一小横幅,就是目前收藏在浙江博物馆的〈剩山图〉。 

    后段六张纸,除第一张截去烧断部份,其他都完好无缺,长度尚存近六三九点九公分,可以完整观察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长卷宏大磅礡的结构企图。 
首页 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