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
商品详情
  • 義大利美食深度行旅:獨立雜誌總編帶路 15[世潮]
  • 義大利美食深度行旅:獨立雜誌總編帶路 15[世潮]
  • 義大利美食深度行旅:獨立雜誌總編帶路 15[世潮]
  • 義大利美食深度行旅:獨立雜誌總編帶路 15[世潮]
  • 義大利美食深度行旅:獨立雜誌總編帶路 15[世潮]

義大利美食深度行旅:獨立雜誌總編帶路 15[世潮]

¥71
-
+
  • 商品详情
  • 基本信息
  • 用户评论0
  • 用户咨询0
  • 活动日期
    2017-03-19 23:49 - 2017-04-18 23:49 截止
    数量有限,赶快抢购吧!
    20151118_1
    单笔订单 300 包邮(不包邮地区:西藏、新疆、台湾、香港、澳门、海外)
    現貨和非現貨拍成一單備齊發貨,想現貨先發貨需要補郵費!!

    2000.jpg

    EAN碼: 9789862590379 原文書名: 
    書名: 義大利美食深度行旅:獨立雜誌總編帶路,尋味在地隱藏版圖 長/寬/高: 21 / 15 / 1.4
    附標題: 義大利美食深度行旅:獨立雜誌總編帶路,尋味在地隱藏版圖 材績/重量: 441 / 374.8
    定價: 320元 色彩/裝訂: 全彩 / 平裝
    系列名稱: 閱讀世界 系列編號: 23
    附加商品:  產品分類: 旅遊休閒
    出版日: 10/6/2015 0:0:0 產品種類: 書
    上市日: 10/6/2015 0:0:0 其他分類: 
    出版社: 世潮 CIP: 745.09
    作者: 松本浩明 作者簡介: 
    譯者: 蔡麗蓉

     作者╱松本浩明
    MATSUMOTO.HIROAKI╱1965年出生於神奈川縣橫濱市。曾任職於廣告公司、出版社,並於2006年創立PSSG株式會社。2010年3月推出免費雜誌《我愛義大利》創刊號,每年發行4次。以義大利為主題,排除觀光地區,僅介紹如何品嚐在當地生根的美食,以及認識本地居民的旅行方式。

    攝影╱萬田康文
    MANDA.YASUHUMI╱1975年出生於奈良縣。2001年畢業於東京綜合攝影專門學校。主要為雜誌、書籍等,拍攝旅行及料理之題材。另外,除了拍攝與發表「個人資訊的視覺、回憶」之外,另以「Monday Books」名義經營少量發行的自主製作出版物。2010年起,於台東區駒形開設攝影工作室兼攝影棚「水獺」。

    旅行的意義,不只是欣賞名勝遺跡、美術品,住五星級飯店,購買名牌,
    攤開義大利私地圖,
    貼近住在鄉村的平凡人們,感受當地的氣氛,
    以全新角度,認識這迷人國度!

    想要瞭解一個國家,就要走入他們的文化

    。佛卡夏是義利大利的特色美食,夾入新鮮的史特拉奇諾起司烘烤而成;
    。體驗農作、品嘗新鮮蔬菜原味,翁布利亞的莊園式旅館,彷彿回到義大利的農村生活;
    。以為是台灣名產的牛軋糖,沒想到在薩丁尼亞島也有;
    。大量辣椒填入豬肉熟成,成為道地的辣香腸,沾點蕃茄醬品嘗,是卡拉布里亞的味道;
    。最美小鎮──布里西蓋拉,要塞和時鐘台守護充滿中世紀風情的紅瓦小鎮;
    。多馬起司製作的奶油玉米糊,是馬爾戈里高山地區最適合補給能量的食物;
    。馬爾凱長達八公里的海灘,藍黃色的海水,是捕捉美味海鮮的絕佳地點;
    。普利亞庭院結實纍纍的無花果,招架不住居民的熱情而使人吃到肚子撐;

    八個義大利人才知道的小鎮,結合美味料理的人生風情,
    遊覽非典型的義大利!

    本書特色

    *義大利深度旅行:書中不會有羅馬競技場、比薩斜塔、威尼斯等著名觀光景點,取而代之的,是義大利小鎮的真實風貌,作者身為獨立雜誌總編,將帶領各位品嘗一個前所未見的義大利。

    *尋常人家的家常料理:真正的義大利人餐桌上都吃些什麼?辣椒醃吻仔魚與鯷魚,是卡拉布沿海城市的特產;皮埃蒙特家家戶戶都會製做的多瑪起司,是夏天的當令美味;拌入大量蕃茄醬汁,配上油漬辣椒的手捲義大利麵,是卡拉布里亞的家常料理。


    讀者評論

    「義大利迷絕對要關注的一本書!羅馬、佛羅倫薩等著名旅遊勝地在這本書不會登場,
     你只會看到義大利的街道、小鎮與日常, 呈現出義大利最真實的「素顏」,
     義大利耀眼的陽光和人們的笑容,換醒旅遊的動力。」

    「我沒有去過義大利,只是看到雜誌介紹,就買了這本書,
     發現比羅馬和佛羅倫薩還好玩的地方有很多,
      原來義大利有很多鄉下,讓我首次認識這個國家的結構。
     在那裡,有著富有魅力的小鎮、人們、食物、文化……我更加想去魅力的義大利了!」

    目錄
    第一章 利古里亞
    受人深愛的雷科佛卡夏

    第二章 翁布利亞
    這才叫作真正的莊園式旅館

    第三章 薩丁尼亞島
    深山裡的牛軋糖與赤腳祭典

    第四章 卡拉布里亞
    庶民家庭的餐桌

    第五章 艾米利亞.羅馬涅
    義大利最美的村莊

    第六章 皮埃蒙特
    肉食者的貪欲與誠實

    第七章 馬爾凱
    愛心滿滿的奶油培根義大利麵

    第八章 普利亞╱瓦萊.達奧斯塔╱坎佩尼亞
    不得不愛的三個義大利男子

    專欄 讓你更愛義大利
    ?佛爾馬就所造就的風景
    ?義大利電車之旅
    ?天然淡菜

    內文試閱:
    二○○六年一月,我辭掉了工作十三年的出版社。
      我一直認為,像我這種自私又任性的個性,實在無法勝任上班族的角色,所以等到時機成熟,便辭去工作。
      但我對於未來靠什麼而活,如何養家活口,根本沒有一個具體的計畫。
      只是想試試前無來者的創舉,秉持著這種標新立異的精神,想將自己的聲音表達出來,僅此而已。
      總之,我後來創立了一人公司。
      這家公司要做些什麼,表達什麼訴求,我毫無頭緒,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
      受惠於工作伙伴介紹,我接到了編輯與廣告的工作,才不致於窮困潦倒。
      但是,在我腦中經常被幾個名詞給牽絆著。我試著利用這些名詞思考推敲,結果,最後出現的名詞就是「義大利」。
      我非常喜歡義大利。
      我想用屬於自己的語言,將義大利介紹給大家。
      我將範圍縮小在媒體上,認為透過免費雜誌將理念推廣至全世界,會是最恰當的方式。因為自離開公司後,我推出過數本免費雜誌,回響熱烈,令人念念不忘。
      免費雜誌會這麼吸引我,主要是因為透過不同的作法,就能免於綁手綁腳的困境。
      與一般雜誌相較之下,本身得靠廣告支撐才得以發行的免費雜誌,規定與限制其實更多。不過我自己卻不自覺地,將「FREE」這個名詞,用「自由編輯」的意思來作另一番詮釋。
      上班族時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出版業界不景氣的情形十分嚴峻,所以,編輯認為有趣而得以發行的雜誌,愈來愈少見。

     既然要以免費雜誌的型態推出,再加上是一人公司,受限的部分應該不多。我便順著這股「感覺很有趣」的初期衝動,製作《我愛義大利》這本雜誌。廣告方面,只要贊助商認為這是本好看的雜誌,自然會給予我協助。
      當然,我也會感到不安。
      如果讓真正熱愛義大利的人看過這本雜誌,就會發現我熱愛義大利的程度尚屬幼稚園等級,前往義大利旅行的次數也不足掛齒。一個人的旅行只去過幾次,其餘頂多是因為某些原因,為了公司的工作前去出差。
      像我這個樣子,能夠寫出什麼內容,來滿足熱愛義大利的人呢?還有,廣告會找上門嗎?

      儘管如此,依舊讓我如此執著於義大利的原因,全是因為一個難忘的回憶。
      當年我還是個上班族,某回出差義大利的時候,認識了一位攝影記者篠利幸先生。篠先生出版過幾本義大利相關書籍,在與義大利有關的活動圈中,是個名聲響亮的人士。
      看到篠先生在義大利攝影的模樣,大大改變了我對義大利的印象。
      我與篠先生兩個人在西西利島旅行兼採訪時,發生了一件事。
      當時,我們身在因電影《真愛伴我行》而聞名的錫拉庫薩。
      那天正值盛夏,陽光刺眼,氣溫也很高。不過在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形成的陰影,形成了海風的通道,既涼爽又舒適。
      我們在錫拉庫薩這座城市的小巷子裡,偶遇了當地居民與住在附近的家人,一同享用午餐的場景。拿起相機對著他們,問了一句:「可以讓我們拍張照片嗎?」「可以、可以!」對方還向我們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篠先生與這群人一邊聊著天,同時拍下了數張照片。
      拍攝完畢後,「雖然食物所剩不多了,不過要不要來喝杯葡萄酒啊?」他們說完,便把玻璃杯遞了過來。
      擅長義大利語的篠先生,慢慢地與一伙人打成一片,大概是為了歡迎篠先生,不知不覺間,他們將家裡所有的料理以及葡萄酒全端了出來,儼然如場小型宴會一般。

      心情愉快的篠先生,從容不迫地唱起義大利民謠,突然間,一旁的大嬸出聲制止。「我唱得比較好聽!」一說完,開始用完全不同於說話聲音的美妙歌喉唱起歌來。篠先生也不甘勢弱大聲唱歌。我只能笑著看熱鬧,但其實在當下,感動與興奮之情是無可比擬的,內心十分震撼。
      在司空見慣的小巷子裡,在平凡無奇的時空下,透過這種方式認識朋友。不禁令我重新省思,這才是旅行的意義。
      而且能夠滿足這種旅行,充滿許多可能性的,唯有義大利。
      同時,義大利對我而言,不再只是個欣賞遺跡、名勝、美術品,還有上餐廳品嘗美食,甚至於購買名牌與各式優質產品的地方。義大利,讓我想在旅行時,認識住在鄉村平凡城市裡的人們,感受當地的氣氛。
      會持續出版《我愛義大利》這本免費雜誌的原因,正是因為想要重溫我與篠先生,在西西利島旅行時的興奮與感動。另外還想透過《我愛義大利》,將這種興奮與感動傳達出去。

      《我愛義大利》所介紹的景點,都不是在日本眾所皆知的觀光地區,也不是米其林幾星的餐廳。
      而是住在當地的人們,以及他們所熱愛的風景、飲食、生活,還有支撐這一切的人們。這當中令我深受感動的部分,後來則被編輯成雜誌的主要內容。
      透過《我愛義大利》的採訪,讓我領悟到一件事,就是每個人都應該要好好地享受生活。每回在義大利的地方都市或鄉下,邂逅內心豐盈的人,都會覺得他們很會享受人生。為孕育自己的土地感到驕傲,深愛著家人與親友,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而生活著。雖然並非事事順心如意,但是守護著這樣的生活,不也等同於在享受人生嗎?
      義大利人給人的這種感覺,我想是值得學習的一種快樂生活技巧。

      來往義大利與日本期間,也見識到義大利社會必須面對的現實面。尤其目前正值歐洲經濟衰退之際,經濟面的問題十分嚴重。南北也有很大的落差。
      縱使如此,每次到訪時,義大利總是會展露出全新的魅力,所以《我愛義大利》怎麼能不繼續做下去?

      這本書的原稿,大部分都是在翁布利亞政區,阿美利亞的「聖.克利斯多佛莊園式旅館」完成的。第二章也曾寫道,這家旅館的老闆朱利歐.馬奇尼,與篠先生一樣,都是促成我發行《我愛義大利》創刊號的關鍵人物之一。所以待在這間旅館時,就會讓我很想寫些東西。
      在朱利歐、出色的環境、美味健康餐點的推波助瀾下,希望原稿可以寫得更為優秀。


    上餐廳吃佛卡夏

      來到利古里亞(Liguria),不可不提的,就是早晨餐桌上一定會出現的佛卡夏(Focaccia)。對於利古利(利古里亞人)而言,佛卡夏這種食物非常特別。
      不熟悉義大利菜的人,應該都曾耳聞過佛卡夏,這是一種稍厚且鬆軟的義大利麵包,有些上頭還會撒上橄欖或蕃茄乾等配料。在義大利,利古利吃佛卡夏的頻率尤其頻繁。
      「不過,雷科(Recco)的佛卡夏與眾不同。」
      三詠女士嘴裡雖然這麼說著,卻並未向我說明雷科的佛卡夏到底長成什麼模樣,大概是想保留我嘗鮮的期待感吧?
      三詠女士住在義大利,是位廚師,丈夫朱塞佩出身於利古里亞,從事葡萄酒出口生意。我委託他們二位,擔任《我愛義大利》利古里亞特集採訪的導覽一職。

      雷科這座城市,位在熱那亞(Genova)往東行,海岸線南端的位置。
      這裡擁有獨特的佛卡夏文化,據說也開設了許多店家。雖然三詠女士沒有向我介紹當地的佛卡夏到底是什麼模樣,不過從她言談之中,能感覺出雷科的佛卡夏別具一格。

      順道一提,當天晚餐所造訪的店家,其實是一間餐廳。既然名為餐廳,應該就是印象中的模樣,到底什麼餐廳能賣佛卡夏賣出名號?佛卡夏真的可以成為餐廳的招牌菜色嗎?我心中不斷冒出問號來。因為我一直認為,佛卡夏的地位等同於麵包,屬於輕食類的角色。
      到了店裡一看,問號更是有增無減。
      那家店是從一八六○年,開始營業至今的老字號餐廳「維都林Vitturin 1860」。
      寬敞的店內掛著十字架,擺設好餐具的桌子井然有序地排列著。木製格子狀的天花版上,裝設著釋放出淡橘色光芒的燈具,將店裡的氣氛詮釋得十分高雅,是一家上得了檯面的餐廳。這裡最自豪一道料理,居然是佛卡夏,這下讓我更摸不著頭緒了。
      由於時間尚早,客人還不多,當下並沒有客人在享用佛卡夏,這讓我更滿心期待接下來的體驗。
      當天菜色也委由店家安排。
      一開始大量的開胃菜被端上桌,佔據了整面大圓桌。種類豐富,令人食指大動。
      過了一會兒,一大片類似披薩的食物被送到桌上。而且直徑居然有八十公分,大概足夠六~八人享用!
      原來,這就是雷科的佛卡夏(別名起司佛卡夏)呀!
      的確完全不同於過去我所認識的佛卡夏,這個類似披薩般的薄片,著實令人大開眼界。但又不同於披薩,上頭並沒有融化的起司,而是將起司夾在薄皮之間烘烤而成。四處都看得到焦脆的餅皮,外型膨鬆。想像著入口時的口感,令人期待不已。
      接下來,表演要正式開始了。
      放在配膳車上的佛卡夏,在經驗豐富的侍者手中,熟練地完美分切完畢。
      沒有一絲多餘的動作,悅目且帥氣。

      為什麼這位侍者可以這麼有魅力呢?
      在義大利傳統的餐廳,侍者會一直待在同一家店裡服務,即使老闆換人,侍者還是同一人。客人有熟悉的侍者在旁服務,就會感到很放心,甚至會將自己當天的餐點全交由侍者打點。而且,侍者有時比廚師更受人信賴。
      因為有這麼一位深知自己喜好的侍者在店裡,所以會光臨同一家餐廳。這種店家,與流不流行一點關係也沒有。

      侍者會如此有魅力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對於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還有充滿自信的原故。而我所遇到的這位侍者也不例外。
      侍者俐落的手腳,以及華麗的動作,令我一時間看到入迷。
      回過神後,分切完畢,盛放在白色餐盤上的佛卡夏已擺在眼前,還看得見融化的起司從切口處流了出來。我刀叉並用,迫不及待地送進嘴裡。
      「好好吃!」臉上不由得綻放笑容。跟大家說聲抱歉,除此之外,我真的想不出其他方式來形容。
      這家「維都林」的雷科佛卡夏,融化在口中,成為支配味覺、口感、溫度、香氣與快樂的主角。
      這種味道前所未見。夾在熱呼呼又酥脆餅皮裡融化的起司,十分濃郁,帶著些許酸味。聽說這種起司稱為史特拉奇諾(stracchino)起司。我對這種起司十分好奇,還要了一塊帶回家,直接吃也相當美味。
      為了兼顧採訪,我要求參觀在廚房製作的情形。薄薄的麵皮抹上史特拉奇諾起司,撒上大量橄欖油,上頭再蓋上另一片薄麵皮,然後再撒上橄欖油。
      蓋在上頭的麵皮出乎意料地粗糙,而且多少有些破損,但是並無影響。不對,或許這樣反而更好。烘烤完成後,破損處會變得焦脆,使融化的起司露出臉來,看起來更加挑逗食欲。

      我們一群人歡聲起舞地吃著,面帶笑容看著我們大快朵頤的老闆──強巴第斯第先生,則給人內斂的感覺。
      他沈穩地解說佛卡夏,聊著店裡的故事,當然也沒忘記招呼其他客人。沒想到,佛卡夏會給人充滿快樂且強烈的印象。

首页 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