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
商品详情
  • 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 [拓客][藤田紘一郎]
  • 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 [拓客][藤田紘一郎]
  • 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 [拓客][藤田紘一郎]
  • 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 [拓客][藤田紘一郎]
  • 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 [拓客][藤田紘一郎]
  • 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 [拓客][藤田紘一郎]
  • 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 [拓客][藤田紘一郎]

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 [拓客][藤田紘一郎]

¥78
-
+
  • 商品详情
  • 基本信息
  • 用户评论0
  • 用户咨询0
  • 2000.jpg

    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日本名醫預防老人失智的訣竅
    ボケる、ボケないは「腸」と「水」で決まる

    詳細資料

    ISBN:9789863759119
    規格:平裝 / 20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作者: 藤田紘一郎 
    譯者:王慧娥
    出版社:拓客 
    出版日期:2017/01/2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全球每三秒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
    預防失智症,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

    想預防失智症,腸道健康是關鍵
    腸道要保持正常運作,喝水是第一步
    最了解大便的藤田紘一郎
    帶你從腸道和飲用水,從根源開始預防失智症

    大腦是源於腸道的器官,腸道才是身體的主角。
    掌控生命的是「腸道」,大腦只是它的「分支」。
    鍛鍊「比大腦更聰明的腸道」,能夠擊退腦部異常,
    連「腦部訓練(Brain Trainer)」都無法克服的痴呆症,
    透過腸道與腦部的合作,將能夠迎刃而解。

    除了飲用好水,打造健康腸道環境
    五十歲後因應身體的變化
    我們必須減少醣類的攝取,避免造成多餘活性氧
    同時從年輕時,開始有意識地攝取能防治失智症的食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藤田紘一郎

    ????一九三九年出生於中國東北,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學系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研究所教授、名譽教授。

    ????致力於腸道與飲用水的研究長達四十年以上的時間。

    ????著作包括有:《毀損腸道的習慣、鍛鍊腸道的習慣》、《強健身體的水、毀壞身體水》、《水與身體的健康學》、《五十歲以後請停止攝取碳水化合物》、《愚笨的大腦、聰明的腸道》等諸多著作。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斷絕失智症的飲水與選水方式
    水分一旦不足,人就容易變痴呆
    十年後,日本有七百萬人罹患失智症
    任何人上了年紀都會得到失智症
    也有人四十幾歲就罹患早發性失智症
    「活性氧」會破壞腦細胞
    阿茲海默症是「活性氧」造成的!
    預防腦細胞退化的「氫水」
    預防失智症的水的關鍵字──「還原力」
    檢視水是酸性或鹼性
    一萬年前的祖先飲用的水是好水
    預防血管型失智症的方法
    鈣矛盾成了動脈硬化的原因
    富含礦物質的天然水,實現健康長壽的願望
    身體只要減少百分之一的水分,痴呆就找上門?!
    腦病變對行為的影響
    失智症的問題行為靠水解決
    有助於預防及改善失智症的水
    日本有許多有益健康的好水
    遠離失智症的飲水時間表
    需要注意「有損腦部健康的壞水」
     
    第二章 鍛鍊腸道,大腦不痴呆
    腦部健康,從腸道開始
    大腦拜腸道所賜得以成長進化
    腦部的幸福卻成了腸道的負擔
    發達的腦部帶來失智症
    腸道掌握生命的根基
    腸道與腦部的通力合作,掌握預防失智症的關鍵
    「日本人的腸道比較長」是天大的誤會
    腸道的壞菌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跟著升高
    好菌是腸道裡的「最小派系」
    腸道細菌擁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靠腸道治好老年人的憂鬱症
    和治療失智症相較,「強健腸道」才是首要的工作
     
    第三章 五十歲以後限制醣類的攝取,能夠預防失智症
    醣類攝取過多,人容易變痴呆
    三十幾歲屬於肥胖體型的人,容易罹患失智症
    身體依賴「複合引擎」的傳動而運作
    人類具備兩種引擎的原因
    因為有「更年期」,人類才能活得比較長壽
    年過五十,應該依賴粒線體引擎維生
    粒線體支撐著腸道從事血汗工作
    是否妥善運用粒線體,左右腸道健康
    如何增加高性能粒線體的數量?
    為什麼一限制醣類攝取量,情緒就變得煩躁不安?
    請省略晚餐的主食
    吃的順序能減少醣類的危害
     
    第四章 讓你遠離痴呆的食物種類及攝取方式
    改善失智症的效果備受期待的成分─ ─縮醛磷脂
    細嚼慢嚥的飲食習慣可以改善失智症
    維生素 E 能預防阿茲海默症病發
    利用豐富的香辛料,增加抗氧化物質
    用餐之前先吃生高麗菜
    保持腸道健康不可或缺的油脂是什麼?
    人工奶油和酥油,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備受歡迎的椰子油真的對阿茲海默症有正面幫助嗎?
    亞麻仁油讓大腦健康有活力
    用橄欖油通暢腸道
    素食的人無法活得健康長壽
    避免損傷大腦的飲酒方式
    菸鹼酸能夠抑制失智症引發之心理疾病
     
    第五章 如何遠離失智症?【Q&A】
    失智症的藥物到底該不該吃呢?
    腦部訓練是做比較好? 還是不做也沒差別呢?
    外表比實際年齡年輕的人,比較不容易痴呆嗎? 還是跟外表無關呢?
    睡眠不足的人比較容易痴呆嗎? 可以在假日補眠嗎?
    跑步和走路,哪一種運動能預防痴呆呢?
    一輩子工作的人和悠閒過著隱居生活的人,哪一種人比較容易罹患失智症呢?
    對異性始終有興趣的人、對異性沒有興趣的人,哪一種人比較容易罹患失智症呢?
    喜歡話當年的人和不喜歡談往事的人,哪一種人比較容易罹患失智症呢?
     
    附錄A 失智症型態分類提問表
    結語
    看更多
     

    在全球,失智症受到關注的程度急遽升高。根據 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二○五○年時,全球失智症的人口數將突破一億大關。

    在日本,失智症患者急遽增加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或許可以說,現今已經面臨到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的地步。

    每當媒體報導失智症相關的聳動消息,我們的內心總被不安撼動。然而越在這種時候,我們越應該停下腳步,仔仔細細思考一番。對未來悲觀的消息、只介紹表面的訊息,如果我們受到它的左右,情況不可能因此好轉。

    我希望各位先了解一件事──「失智症不是一天造成的」。肇因於腦細胞逐漸退化的失智症,包括了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引發這些疾病的腦部萎縮及細胞凋亡,其實經歷了長時間的緩慢進程。有一說法指出,從腦細胞退化開始,一直到被診斷為失智症,大約間隔了二十年的時間。

    此外,因為腦梗塞或腦出血而引發的血管型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肇因於血管老化演變而成的動脈硬化。而動脈硬化也是在當事人沒有自覺的情況下,緩慢發展,所以動脈硬化亦被稱為「沉默的殺手(silent killer)」。

    換言之,如果你覺得「為了將來著想,我總得做些努力」的話,從現在開始,能做的事情和時間,其實很多。即便是病發的人,仍然可以改善症狀、穩定地生活下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千萬不能只關心大腦而已。如果只顧大腦,專注在「腦部訓練」之類的途徑上,其實無法達到預防失智症的目的。

    雖然失智症是發生在腦部的疾病,但是身為腸道研究者的我卻認為,失智症其實是源於腸道的疾病。我們的健康源頭就在身體的中心位置──腸道。腦部與腸道緊密地相互合作,只要腸道健康,連帶能促進腦部健康,腸道狀態惡化,當然就不能預防腦部的老化。關於這個部分,我將在本書詳加說明。

    預防失智症的另一個重要關鍵字是「水」。因此,強健腸道的同時,我希望各位也要注意水的飲用方式。我想可能有很多人認為腦部是由脂肪構成的吧,但事實上,腦部約有百分之八十是水,說腦部是受到水支配的一個器官,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失智症和水的關係,以前未被廣泛提及,但是我希望各位務必知曉,所以我將在本書第一章先談談這個部分。

    《NHK Special》的電視節目裡,報導了腸道細菌如果能均衡地增加,不但對癌症及糖尿病有正面幫助,對於憂鬱症及失智症也有預防的效果,節目播出之後帶動話題。此外,在失智症的預防方面,從最近的研究當中已知曉,「聰明地飲用好水」有正面的幫助。在過去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裡,我長期投入「腸道細菌」與「飲用水」的研究,我確信這兩者確實掌握了預防失智症的關鍵之鑰。

    如果將閱讀本書所得到的東西,一一實踐,必定能延緩失智症發生的時間。大多數的人從四十歲開始,腦細胞即逐漸退化。假使什麼都不做,說不定年紀輕輕六十幾歲就可能病發。然而只要每天留心,病發年齡將得以延遲到九十歲,甚至一百歲。

    當每一個人開始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社會才會改變。失智症可以經由腸道而獲得預防、經由腸道而得到改善,接下來再飲用符合條件的好水。這一類的知識如果能普及於整個社會,應該就不會有人飽受不安的折磨了。

    為此,我盡可能把更多的知識納進本書裡。

    從今天開始,請著手「打造不痴呆的腸道環境」,盡可能飲用「預防痴呆的好水」。因為痴呆不痴呆,取決於「腸」與「水」。
    看更多
     

    不做白工的勇氣!:就是比你早下班的整理術 [好的]
    2000.jpg
    不做白工的勇氣!:就是比你早下班的整理術 完全圖解手冊
    作者: Liberal社編輯部  
    出版社:好的文化  
    出版日期:2017/01/04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5626587
    叢書系列:內在小革命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數位化時代,人人都在學工具、玩工具、了解工具,
    但你知道如何「真正應用工具」嗎?
    一旦被額外功能制約,其實只是在「多做工」!
    手機容量再大都不夠用?上網速度卡到不行?
    本書新增數位救援手冊,讓電腦玩物站長教你實用好撇步!
    ◎﹝特別新增﹞電腦玩物站長唯一授權/網路時代的數位斷??6??4捨??6??4離法則
    手機桌面充滿很好用的小工具,可是好占空間,速度也變得卡卡的……
    別貪心想保留每一個,你該掌握工具的「用途」,而非功能:
    •不需要現在「佔有」,未來隨時都能從雲端「擁有」。
    •手機桌面只剩下「主動需要」的內容。
    •關掉不必要的提醒,別讓App主宰你的生活。
       ……更多實用資訊,只有本書才看得到!
    ◎沒人喜歡做白工,所以得跳脫瞎忙的惡性循環!
    當隔壁同事從容下班時,你還在─
    翻箱倒櫃尋覓老闆10分鐘前要的資料;
    一一確認「最終版」、「修正版」、「更新版」哪個才是真正所需;
    猶豫如何排休假怕工作做不完……
    老是花時間在做無意義的事,難怪你的競爭力比不上別人!
    本書全彩圖解空間、資訊、時間、思考四面向整理術,教你學會簡單整理3步驟,效率便可躍升10倍!
    腦袋清晰了,工作自然得心應手,才能大幅增加職場競爭力,從此換他人羨慕你早下班。
    ◎做好整理工作,有80%的失誤都可以避免!
    總是拿「也許以後用得到」或「亂中有序」當藉口的人,一定都嘗過紊亂帶來的苦果。
    是時候讓工作(生活)煥然一新了,本書介紹79個超好用整理技巧,
    還要告訴你成功者都知道的錢包收納術、名片管理方法、手帳活用技巧和雲端服務應用,
    學到就是賺到,你還在等什麼。
    桌上堆滿雜物,老是找不到重要文件。              
    不是弄丟就是弄髒收據,常常無法請款。          
    皮夾裡塞滿不必要的卡片和發票,變得愈來愈鼓。  
    明明沒什麼事,但每天都很晚下班。              
    都要下班了,信箱還有10封以上未讀信件。          
    你是否對以上狀況感到熟悉?
    如果答案是YES,你已經落入窮忙的魯蛇行列了!
    還好,本書可以拯救你。
    ﹝空間整理篇﹞
    .壞掉、過期、不需要的物品,留著只會占據空間。
    .安排固定收納位置,就不會永遠都在找東西。
    .分類歸檔並活用索引標籤,提高搜索時的便利性。
    ﹝資訊整理篇﹞
    .依主題或時間序分類,資料夾管理別超過三層。
    .日期+標題命名,簡單具體最易搜尋。
    .勤作備忘錄,因為最不可信的就是自己的記性。
    ﹝時間整理篇﹞
    .確認「何時以前」要完成「何事」,行程要從截止日倒推出來。
    .會議當下就決定好下次會面時間,才能提早做足準備。
    .善用待辦清單,執行後立刻刪除能提升工作幹勁。
    ﹝思考整理篇﹞
    .反覆問自己「為什麼」,有助挖掘核心問題。
    .將思考圖表化,找出邏輯矛盾點。
    .利用PDCA循環,讓經驗內化成智慧。
    從桌面整理、文件歸檔、名片管理、資訊統整、筆記備用到時間運用,通通完整收錄!
    名人推薦
    「斷捨離的核心目標,正是讓自己成為主人。」---電腦玩物站長Esor鄭重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Liberal社
    社名有著自由的意思,以創造新文化與令人快樂的知識為基礎,滿足眾多的讀書人。持續用一本好書,與所有書的誠意,讓你感受到知識的喜悅,就是Liberal社創社30年來的使命。
    目錄
    ﹝特別新增﹞電腦玩物站長唯一授權
    年終整理術1:應對網路時代,數位斷捨離7條新法則
    年終整理術2:我的手機斷捨離計畫,找回生活9步驟
    Chapter 1 整理的基本
    整理的基本1:先思考一下,「整理」有何必要性?
    整理的基本2:三階段讓你變成整理高手:歸位、分類、丟棄
    整理的基本3:「分類」的技巧在於先確立規則
    整理的基本4:「丟棄」的訣竅在於訂定機械式的準則
    整理的基本5:把整理當成「工作的一部分」,就能持之以恆
    [column] 檢視你的整理必要性
    Chapter 2 空間的整理
    空間的整理1:先灌輸自己「整理物品」的兩大基本原則
    空間的整理2:共同制訂一套規則,讓辦公室保持整潔
    空間的整理3:桌面劃分區域,乾淨又清爽
    空間的整理4:思考辦公桌抽屜的特性,再來區分使用功能
    空間的整理5:用點小巧思,讓桌面周遭變身有效的收納空間
    空間的整理6:桌面堆滿東西時就執行「重置法」
    空間的整理7:思考一下歸檔的重要性
    空間的整理8:善加運用便利的歸檔小道具
    空間的整理9:歸檔的流程(1):丟棄
    空間的整理10:歸檔的流程(2):分類
    空間的整理11:歸檔的流程(3):分色管理
    空間的整理12:歸檔的流程(4):分區管理
    空間的整理13:歸檔的流程(5):提高搜尋便利度的保管方式
    空間的整理14:歸檔的流程(6):提高執行中文件的搜尋便利度
    空間的整理15:「丟棄」文件的同時也要練習「控制數量」
    空間的整理16:利用批次處理來聰明管理傳真類文件
    空間的整理17:有效活用名片,拓展更多商機
    空間的整理18:整理名片的要點在於簡約
    空間的整理19:丟名片也需要制訂一套規則
    空間的整理20:收據整理乾淨,才是幹練的商務人士
    空間的整理21:把公事包視為你的行動辦公室
    空間的整理22:簡約幹練的錢包能提升你的好感度
    [column] 利用掃描來節省書籍與雜誌的空間
    Chapter 3 資訊的整理
    資訊的整理1:電腦桌面的整理法則比照辦公室桌面
    資訊的整理2:整理數位資料的要訣在於資料夾分類
    資訊的整理3:聰明的檔案命名方式讓檢索更方便
    資訊的整理4:替數位資料建立備份是常識
    資訊的整理5:電子信箱也需要歸檔整理
    資訊的整理6:利用「屬性」來整理影像資料
    資訊的整理7:活用筆記來提升職場競爭力
    資訊的整理8:依照目的來製作一本便於重覆翻閱的筆記
    資訊的整理9:了解筆記的種類,再挑選適合自己的款式
    資訊的整理10:掌握原則來提升筆記的力量
    資訊的整理11:利用日期及內容為筆記本製作索引
    資訊的整理12:利用簡單的手工為筆記本加分
    資訊的整理13:勤做備忘錄,杜絕一時疏忽所造成的錯誤
    資訊的整理14:掌握書寫備忘的最佳時機
    資訊的整理15:要隨時做好備忘的準備,你需要這些工具
    資訊的整理16:利用會議備忘來鍛鍊筆記能力
    資訊的整理17:除了條列式,你還有其他記錄備忘的方法
    資訊的整理18:正面話語能幫助養成寫備忘的習慣
    資訊的整理19:留言便條的基本原則:「正確」且「明瞭」
    資訊的整理20:了解數位工具的特性,靈活運用在備忘上
    資訊的整理21:定期整理備忘,才會記得看
    資訊的整理22:了解手帳所扮演的角色,才能有效地活用
    資訊的整理23:手帳的種類(1):尺寸規格
    資訊的整理24:手帳的種類(2):非活頁vs活頁手帳
    資訊的整理25:手帳的種類(3):行程欄的格式
    資訊的整理26:各種手帳的使用訣竅大不同
    資訊的整理27:依目的來選擇活頁手帳的補充頁
    資訊的整理28:這些便利小物請與手帳一起攜帶
    資訊的整理29:一點小心思讓便利貼的用途更多樣化
    資訊的整理30:手帳附的通訊錄另有新用途
    [Column] 了解自己所適合的手帳款式
    Chapter 4 時間的整理
    時間的整理1:手帳內的行程記錄是有訣竅的
    時間的整理2:利用中、長期計畫來抓住時間的整體節奏
    時間的整理3:利用月、週計畫表來具體掌握工作
    時間的整理4:如何用手帳來充實私人行程
    時間的整理5:排定行程的基本準則:「期限到何時之前」
    時間的整理6:給心靈多一些餘裕的行程排定法
    時間的整理7:行程需要重複確認與檢視
    時間的整理8:提升工作效率的預約拜訪方式
    時間的整理9:妥善活用空檔時間
    時間的整理10:利用待辦清單順利執行工作,防範疏失
    時間的整理11:優先順位的決定方式與執行技巧
    時間的整理12:運用透明資料夾的時間管理法
    時間的整理13:數位工具的特性與注意點
    [column] 果斷下判斷,提升工作速度
    Chapter 5 思考的整理
    思考的整理1:解決問題的基本順序:整理→分析→探討具體對策
    思考的整理2:提出發想的方法
    思考的整理3:如何把發想加以統整
    思考的整理4:插圖能幫助掌握想法的全貌
    思考的整理5:藉由圖表化來找出思考的矛盾點
    思考的整理6:利用PDCA讓經驗深植並運用
    思考的整理7:將閱讀的收獲運用在工作上
    思考的整理8:寫日記能培養邏輯性思考
    思考的整理9:階段性地充實日記內容,才能長久保持書寫習慣
首页 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