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顾客您好,欢迎来俊杰视点书店!
登录
注册
您好
!
退出
您有
条未读消息
我的订单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帮助中心
网站导航
搜索
热门搜索:
咖啡的科學
SouSou學
石黑一雄
Typography 字誌
巴菲特
热线电话:010-68020361
所有商品分类
文学小说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商业理财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艺术设计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人文史地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社会科学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自然科普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心里励志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医疗保健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饮食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生活风格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旅游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占星血型塔羅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亲子教养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童话书/青少年文学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轻小说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漫畫/圖文書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语言学习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考试用书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电脑资讯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杂志专区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專業/教科書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未分類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影視偶像
相关品牌
愛米粒出版
華杏
堡壘文化
原點出版社
布克文化出版事業部
漫遊者文化
如果出版社
橡實文化
愛情小說
翻译文学
华文创作
诗
文学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
国学常识
世界经典文学
悬疑/推理小说
科幻/奇幻小说
恐怖/惊悚小说
温馨/疗愈小说
罗曼史/言情小说
历史/武侠小说
其他文学小说
传记
管理与领导
专业管理实务
职场工作术
成功法
营销/广告/业务
电子商务
经济/趋势
投资理财
会计/统计
金融证照
艺术总论
收藏/鉴赏
绘画
书法
雕塑
设计
室内设计
建筑
摄影
电影
音乐
舞蹈
戏剧
概论
世界史地
中国史地
史料
当代思潮
哲学
总论
文化研究
社会工作
社会议题
性别研究
报导文学
大众传播/新闻学
网络趋势
政治
经济学
国际关系
法律
军事
心理学
教育
阅读
科普丛书
大脑科学
环境科学
数学
物理/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动物/植物
应用科学
快乐学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励志故事/散文
人格天赋/潜能开发
两性与家庭关系
生活哲学
熟龄生活
生死医病
心理学
心理咨商/治疗
人际关系
自然療法
壓力調節/睡眠障礙
樂齡長照
疾病百科
怀孕/小儿
中医
养生法\運動健康
飲食保健/瘦身
家庭医药保健
常识/概论
甜点/面包
酒
咖啡/茶
饮品/冰品
饮食文化
美食名店/指南
食谱
料理百科
塑身美妆
居家生活
宠物
手作
图文书/绘本
运动/户外活动
休闲/嗜好
影视偶像
写真集
中國/香港/澳門
中國台湾
日本
韩国
亚洲其他地区
美洲
非洲/大洋洲
欧洲
环游世界
地图
主题旅游
靈性/新時代
命相/命理
占星/血型/占卜
育儿妙招
生活教养
潜能/学习力启发
教育现场
怀孕/小儿
兒童學習用品
0-3岁婴幼儿
字卡/练习本
游戏书
图画书
儿童文学
儿童故事/小说
史地/传记
科普/百科
艺术美劳
知识学习漫画
语言学习
青少年文学
青少年小说
华文作品
日本作品
BL
周边精品
圖文書/繪本
翻譯圖文書/繪本
奇幻/魔法
科幻/机战
动作冒险
恋爱故事
悬疑推理
灵异/神怪
历史/战役
职场/社会写实
运动/竞技
其他类型
合集
动漫周边
BL / GL
语言能力检定测验
英语
日本语
韩语
外语学习
中文/方言
職訓檢定
金融證照
学习方法
研究所考试
升大学/插大
概論/科技趨勢
資料庫/大數據
電腦硬體/創客
操作系统
数据库
程序设计/APP开发
网页开发设计
网络/架站
影音多媒体
影像编修绘图
工程/3D绘图
Apple
数位生活
办公软件应用
认证检定
杂志订阅
杂志零售
論文寫作
文史哲類
外國語文類
財經類
管理類
法政類
社會與心理類
大眾傳播類
教育類
藝術類
電機資訊類
工程類
建築與設計類
數理化類
生命科學類
生物資源類
地球與環境科學類
休閒餐旅類
醫藥衛生類
影視小說/劇本
影視寫真/導覽/設定集
偶像書
性感寫真
生活故事/傳記/創作
韓國文學
日本文学
亚洲文学
美国文学
南美文学
英国文学
德国文学
法国文学
其他地区
散文
小说
饮食文学
旅游文学
自然书写
报导文学
华文现代诗
外国诗
华文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文学史
作家传记
经史子集
古典小说
古典文学
诗词曲赋
作文/创作
字词分析
神话/传说
欧美经典文学
日本古典文学
其他经典文学
欧美悬疑/推理小说
日本悬疑/推理小说
华文悬疑/推理小说
欧美科幻/奇幻小说
日本科幻/奇幻小说
其他科幻/奇幻小说
欧美恐怖/惊悚小说
日本恐怖/惊悚小说
其他恐怖/惊悚小说
华文罗曼史
外国罗曼史
华文历史小说
日本历史小说
外国历史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
其他武侠小说
人物传记
企业传记
管理学
组织/管理
领导/带人
经营策略
创业开店
各行各业经营
專案管理
项目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信息管理
生产/作业管理
质量管理
采购/物流/库存管理
工业管理
人际关系
工作哲学
沟通说话
时间管理
压力与健康
谈判
思考逻辑/决断/创意
求职/履历面试
企划书/商用书信
演讲/简报
生涯规划
自我成长
致富
消费者行为
行销
顾客服务
广告
公关
业务/行销
网络营销/趋势商机
社群经营
网络创业开店/SOHO
经济学
大众/生活经济学
全球经济
新兴市场
两岸经贸
观念/趋势
经济/金融小说
金融
货币
国际贸易
其他
理财规划
投资学
股票/证券
技术分析
债券/基金
期货/选择权
外汇
房地产
土地
原物料/贵金属
保险/节税
其他
会计学
审计学
财务报表
统计学
成本会计
统计软件分析
艺术史
艺术家传记
艺术理论
艺术欣赏
博物馆/美术馆
艺术投资
宝石/饰品
钱币/邮票
瓷器/茶壶
古物鉴赏
其他
概论/创意练习
绘画史
绘画欣赏
绘画方法
各类绘画
禅绕/曼陀罗/着色
画家传记/文集
画册/绘画集
总论
书法史
书法欣赏
书法范帖
字体/笔法
总论
篆刻/刻印
各式雕塑
版画
陶瓷
塑像
包装设计
产品设计
POP设计
指示标牌
书籍装帧/CD设计
设计师/年鉴/奖项/作品
色彩/视觉识别
版式设计
LOGO标志设计
招贴/海报设计
名片/卡片设计
字体设计
网页设计
展览展示设计
VI/CI品牌设计
设计创意美学/方法/理论
服饰时尚视觉
3D動畫/數位設計
样本年报宣传册型录
色谱/色卡/色标
总论
装潢实务
住宅改造
空间设计/布置
居家收纳
参考书
參考書
建筑理论
建筑家传记/文集
各式建筑
都市设计
环境工程
参考书
环艺景观
摄影理论
摄影家传记/文集
摄影方法
各类摄影
摄影器材
摄影作品集
电影总论
电影史
电影评论
电影实务
导演/电影人
音乐总论
音乐史
音乐家传记/文集
乐曲解说/乐评
乐谱
乐器学习
乐理/音乐与歌唱技巧
其他
舞蹈总论
舞蹈家传记/文集
芭蕾舞
现代舞
社交舞
街舞
其他舞蹈
戏剧总论
戏剧评论
戏剧家传记/文集
剧场实务
各类戏剧
编剧方法
通史
断代史
文化史
地区史
人物史/传记
其他
通史
朝代史
文化史
人物史/传记
其他
概论
法国哲学
德奥哲学
英美哲学
其他
概论
哲學史
西方哲学
邏輯/思考
形上学
伦理学
中国哲学
民族学/风土民俗
文化人类学
其他
概论
六法全书/法规
民法
刑法
法律实例/应用
各国法律
概论
武器
战役
军事谋略
军事人物
其他
概论
实例
概论
教育史/教育研究
教学法/实例
其他
概论
气候变迁
环保议题
其他
概论
数学史
代数
微积分
几何
趣味数学
其他
概论
物理/化学史
物理/化学理论
物理/化学应用
其他
概论
天文/地科史
天文观测/气象
太空科学
地形/地质
其他
概论
动/植物学史
演化/遗传
生态/动物行为
生物科技
微生物
图鉴
概论
科技史/理论
核电/能源
其他
心灵成长
人生规划/自我改变
真实人生故事
励志小品文
心灵成长故事
两性关系
婚姻
家庭/亲子关系
外遇/离婚
其他议题
经典学派/大师思想
概论/入门
行为与决策
大脑与神经
记忆与学习
儿童/青少年心理
精神疾病
催眠/梦
其他大众心理学
人脉/处世
说话/沟通
读心/识人
视力
心臟血液
呼吸道/耳鼻喉
癌症專科
肾脏
常见疾病
新陈代谢科
胃肠肝胆科
血液/肿瘤
神经科
精神科
外科
内科
其他各科
产前/产后
儿童保健/饮食
氣血調養
总论
疾病诊断
中医疗法
中药
中医养生
筋膜/復健/物理治療
养生功法
气功/导引
民俗疗法
按摩/指压
瑜伽/皮拉提斯/伸展
體重管理/瘦身法
其他疗法
食品安全
體質調理
食补/药膳
蔬果饮食
饮食疗法
其他
医疗常识
传记/杂论
面包
蛋糕
西式点心/甜点
中式点心/甜点
饼干
巧克力
果酱
咖啡
茶
果汁
豆浆
冰品
其他饮品
饮食文化/札记
名厨/美食家传记
新手/速简食谱
名厨
中式料理/家常菜
西式料理
日式料理
亚洲/异国料理
素食
小家电料理
便当
饭/粥
面食
海鲜料理
肉类料理
蔬果料理
小菜/冷盘
轻食/沙拉
汤
宴客料理
各式食材
酱料制作
开店食谱
妇幼食谱
其他/综合
食材/图鉴
分子厨艺
其他料理百科
瘦身美體
美容/舒疗
彩妆/造型/时尚
男性造型/健身
清洁/收纳/修缮
设计/布置
花草园艺
生活札记
婚礼
猫
狗
水族类
其他宠物
缝纫技法入门
手作布包/提袋
手作服/布作小物
造型拼布
刺绣/十字绣
毛线/勾织
不织布/羊毛毡/布娃娃
彩绘/橡皮章/拼贴
串珠/结绳
陶艺/黏土
皮革/木作/金属/玻璃
纸艺/卡片/手工书
手工皂/蜡烛
模型/娃娃屋
饰品/礼物包装
文具/手帐
杂货/手作创业
其他手作
华文图文书/绘 本
翻译图文书/绘本
肌力/健身/重量訓練
球类
跑步
自行车
登山/露营
钓鱼
游泳/水上运动
体能训练
武术/拳术
其他运动
棋奕
魔术
牌艺
数独
游戏
收藏
其他
影视小说
影视写真/导览书
明星书
性感写真
台湾旅行
北台湾
中台湾
南台湾
东台湾
离岛
地图
日本旅游
关东‧东京
关西‧京阪神奈
北海道
四国‧九州岛
冲绳‧石垣岛
中部‧北陆
东北
山阴山阳‧广岛
主题旅游
加拿大
美国
中南美
非洲
大洋洲
欧洲旅行
北欧
德国
英国/爱尔兰
法国
瑞士
西班牙
捷克
奥地利
意大利
欧洲其他地区
台湾
亚洲
美洲
欧洲
非洲/大洋洲
美食
购物
住宿
交通
留学/游学
打工度假
其他
开运/消灾
历书
风水
术数/阴阳五行
紫微斗数
八字命学
姓名/手面相
其他
占星/血型
占卜/塔罗
幼儿教育
十二年国教
人际辅导
特殊教育
他国教育观
教师随笔
产前/产后
儿童保健/饮食
STEAM/科學實驗
益智教具/桌遊
故事機/點讀
拼圖/七巧板/積木
童玩/生活用具
角色扮演
玩具书
启蒙认知
其它宝宝书
注音国字
英文拼音
数学
综合游戏本
亲情/友谊
幻想/冒险
生活教育
自我认同
童话/寓言
知识绘本
生命教育
其它
世界名著
中国古典文学
儿童文学研究
其它
科幻/奇幻
侦探/冒险
校园生活
温馨励志
历史
桥梁书
童话/寓言
名人传记
历史地理
恐龙
昆虫
动植物
科学
数学
百科
涂鸦本/画册
DIY劳作
艺术
史地
数学
科普
其它
中文
英文
其他语言
古典文学赏析
世界名著
现代文学赏析
科幻/奇幻小说
侦探/冒险小说
校园小说
温馨励志小说
历史小说
爱情小说
其它类型
幻奇冒险
惊悚推理
恋爱故事
幻奇冒险
惊悚推理
恋爱故事
華文圖文書/繪本
冒险/探险
格斗/武侠
推理/警探
悬疑惊悚
职场/职人
社会写实
温馨疗愈
轻松幽默
创作集
漫画图鉴
画册/设定集
周边精品
BL
GL
NEWTOEIC新多益
GEPT全民英检
GRE/GMAT考试
TOEFL托福
IELTS雅思
日语检定
其他语言能力检定
留游学信息
英语学习法
字辞典
音标
字汇/词组/俚语
文法/句型
听力
阅读
故事读本
写作/翻译
商务书信
商务会话
旅游会话
生活英语会话
日语学习法
50音
字汇
文法/句型
听力
阅读/读本
写作/翻译
旅游会话
其他类型会话
日语检定
字辞典
40音
字汇
韩语会话
韩语学习
韩检TOPIK
法语
德语
西班牙
泰语
越南/印度尼西亚
多国语
各地外语
外语学习法
其他外语字辞典
写作/作文
华语学习
台语
客语
广东话/粤语
各地方言
中文字辞典
電子機械類
餐飲類
建築土木設計
其它
共同科目
信託業務
內控/風管
理財規劃
授信/外匯
期貨/證券
債券/票券
共同科目
商管/EMBA
法政/教育
理工/信息
其他科目
语文
作文
英文
数学
社会
自然
其它科目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金融科技
计算器概论
資料處理/大數據
笔电
選購/組裝/維護
電子裝置/創客/機器人設計
其他電腦硬體相關
Windows
Linux
其他
Oracle
MSSQL-Server
MicrosoftAccess
其他
Python
C/C++
Objective-C
Java/JavaScript
SQL
ASP.NET
VisualBasic
手机/平板程序开发
程式邏輯/演算法
软件工程/游戏开发
其他
JavaScript/jQuery
ASP.NET
UI/UX
网页设计概论
HTML/CSS/JavaScript
PHP/MySQL
Dreamwaver
Flash
其他网页设计
网络概论
资安/计算机病毒
网络/数据通信
无线网络
架站技术
云端技术
其他网络技术
多媒体概论
AfterEffects/Premiere
其他影音剪辑
其他多媒体
InDesign/PDF/數位排版
Photoshop
Illustrator
CG电绘/Painte
排版工具/PDF
图库
各类绘图软件
AutoCAD/Autodesk
SketchUp
3DMAX
Maya3D
Pro/Engineer
SolidWorks
其他
MAC
i系列
程序开发设计
數位/雲端工具
手机平板选购
社群/实时通讯
Android生活应用
电玩游戏攻略
下载/刻录
其他
Word
Excel
Powerpoint
Project/PMP
Outlook
输入法
其他
MOS/MCAS国际认证
TQC认证
乙丙级技术士认证
其他认证检定
中文杂志
日文杂志
欧美杂志
中文雜誌
欧美杂志
日文杂志
企業管理
法律
戲劇
音樂
美術
舞蹈
生物學
微生物學
遺傳學
醫藥
護理
公共衛生
首页
会员中心
出版社专区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购物车中有 件商品
去结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养生法\運動健康
»
养生功法
»
健康雙效2:中醫雙管齊下的祛病養生智慧(全二冊)
热销排行
稻盛和夫 工作的方法(暢銷紀念版):了解工作的本質,實踐自我,從平凡變非凡的成長方程式 天下雜誌
销售价:¥109
摩根‧豪瑟 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暢銷增訂版) 天下文化
销售价:¥107
威廉‧普倫 動態跑步療法:透過跑步與心靈對話 療癒低潮邁向健康人生 晨星出版
销售价:¥88
潘柏霖 《我討厭我自己》增訂版 潘柏霖
销售价:¥153
楊牧 楊牧全集1-30:詩卷、散文卷、文論卷、譯著卷、別卷 洪範
销售价:¥5388
最近您浏览过
健康雙效2:中醫雙管齊下的祛病養生智慧(全二冊)
J
4
5
分享到:
@
推荐
7
将商品推荐给好友
×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后推荐给好友。
发件人:
(登录后显示)
收件人:
内容:
发送
.
收藏
销售价:
商品评分:
/
/
/
/
/
.
.
.
.
.
(
共0人评论
)
货品编号:
522872051886
数量:
-
+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到货通知
该货品暂时缺货,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邮箱地址或手机号码,当我们有现货供应时,我们会发送邮件通知您!
邮箱地址:
手机号码:
提交
商品详情
品牌:
所属分类:养生功法
商品编号:522872051886
健康雙效2:中醫雙管齊下的祛病養生智慧(全二冊)
產品代碼:9789865719531
定價:599元
作者:石晶明/謝惠民
頁數:448頁
開數:17x23
裝訂:平裝
出版社:大都會文化
集合《一灸見效》與《一喝見效》兩本熱門暢銷書,一次學會雙重功效的養生祕訣。
《一灸見效》
本書一頁12張圖片連排:骨骼定位、快速取穴、灸法、增效療法看上去一目了然,彷彿老中醫手把手在教,想不會都難!艾灸之餘,運用與病症相對應的簡單按摩和特效簡便方,平日按一按、捏一捏,同樣能夠減輕病痛,吃粥、喝茶就能治病與養生,何樂而不為!
《一喝見效》
本書對症、對人,以清楚明白的方式呈現近390款藥酒方,教你輕鬆在家泡藥酒,是家庭必備的大補寶典。
《一灸見效:古法艾灸的簡易祛病方》
《一喝見效:滋補調理養命酒》
艾灸+藥酒,一次收錄!照顧你滿滿一整年的健康!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一團艾草、一個穴位,每日十分鐘=簡單的艾灸養生術
補充人體元氣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氣通則血行,氣滯則血淤。艾灸正是以溫熱的療法推動氣血的順暢運行,如同在擁塞的高速公路上安排交通警察,哨子一吹疏通堵車問題。舒經活絡、溫經散寒,達到養生保健、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陽氣充足則「年輕態,健康體」,元氣飽滿!
「藥酒」390款,一天一杯,讓人日酒天長!
酒為百藥之長,故「醫」字從「酉」,自古即是宮廷與民間最有效也最普遍的保健養生良方,為男女老幼皆宜的必用之品,具有多重功效,能防治疾病,還能養命延壽。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酒能促進腸胃道分泌,幫助消化吸收,並增強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代謝,提高細胞活力,因此適量飲酒,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還能袪病療疾,發揮養生的功效。
目錄:
前言
家庭常用穴位艾灸法
第一章:讓艾灸的溫暖驅走體內陰寒
陽氣不足是現代人的通病
寒濕趁「虛」而入最損陽氣
空調為「寒濕」入侵大開方便之門
濕氣凝煉則成痰,痰為百病之源
艾是能除一切寒濕的「純陽之品」
寒證、陰證、虛證最適合艾灸
古人善取天火驅體寒
中國人用灸已超過千年
孔子提倡「無病自灸」
大宋皇帝是灸療的忠實粉絲7
古法艾灸牆內開花牆外香
第二章:古法艾灸一看就會
古法艾灸的三個關鍵:穴位、藥草、溫熱
古人經驗一:蘄州艾品質最佳
古人經驗二:火氣要足
古人經驗三:多灸背,少灸胸膈
古人經驗四:先陽後陰,先左後右
古人經驗五:文火為補,武火為瀉
古人經驗六:午時艾灸療效高
如何分辨艾絨的優劣
艾葉泡腳也驅寒
在家自製艾條、艾炷
性情溫和的艾條灸
直接充足的艾炷灸
名目繁多的隔物灸
省力又方便的輔助工具
選好壯數很重要
快速取穴有絕招
艾灸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項
腳部腰部宜常灸
古人認為灸出瘡花才能「開門驅邪」
在家灸療防燙傷
第三章:一年四季保健灸將寒濕擋在身體之外
三伏灸和三九灸
春時防風守四關:合穀穴、太沖穴
冬病夏治灸陽經:大椎穴、風門穴
秋季防涼健脾胃:足三裡穴、豐隆穴
冬令溫灸最驅寒:中脘穴、氣海穴
第四章:驅寒暖子宮讓艾做女人的第二情人
女人體寒,最適合艾灸扶陽
胎位不正,古法艾灸有奇效
女人調陰血,宜多灸腹部和下肢
懷孕難多是因為子宮寒冷
女人必灸的保健穴:三陰交穴、氣海穴
以灸養顏,就選古法「竇材灸」
經痛:溫和灸中極穴、曲泉穴、陰陵泉穴等
月經不調:溫和灸關元穴、腎俞穴、血海穴等
習慣性流產:溫和灸命門穴、關元穴、氣海穴等
子宮肌瘤:雀啄灸曲骨穴、關元穴、子宮穴等
盆腔炎:迴旋灸中極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
產後缺乳:迴旋灸膻中穴、少澤穴、湧泉穴等
第五章:老年人艾火遍身燒才能活百歲
衰老的本質是身體裡的火燒不旺
明代醫學家的養生秘訣:常灸氣海穴
老年人必灸的保健四穴:關元穴、腎俞穴、足三裡穴、三陰交穴
糖尿病:雀啄灸脾俞穴、外關穴、陽陵泉穴等
高血壓:溫和灸足三裡穴、太沖穴、湧泉穴等
高脂血症:溫和灸豐隆穴、陽陵泉穴、足三裡穴等
冠心病:溫和灸心俞穴、膻中穴、豐隆穴等
心悸:溫和灸神門穴、內關穴、肺俞穴等
中風後遺症:溫和灸曲池穴、足三裡穴、三陰交穴等
帕金森病:溫和灸百會穴、合穀穴、四神聰穴等
第六章:艾灸助陽健脾為寶寶提供溫暖的保護
孩子艾灸的四個關鍵期
寶寶必灸的兩大保健穴:身柱穴、天樞穴
小兒腹瀉:溫和灸神闕穴、下脘穴、天樞穴等
小兒遺尿:雀啄灸大杼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等
小兒哮喘:溫和灸肺俞穴、天突穴、膻中穴等
小兒驚厥:溫和灸肩井穴、湧泉穴、太沖穴等
小兒厭食:溫和灸身柱穴、脾俞穴、中脘穴等
小兒便秘:溫和灸大腸俞穴、天樞穴、上巨虛穴等
第七章:補腎壯陽氣灸出男人的力量
艾灸能激發身體的「陽氣之海」
男性必灸的保健穴:命門穴、長強穴
前列腺炎:溫和灸命門穴、腎俞穴、陰陵泉穴等
陽痿:迴旋灸腎俞穴、關元穴、氣海穴等
早洩:溫和灸三焦俞穴、足三裡穴、陰包穴等
斑禿:溫和灸風池穴、大椎穴、太溪穴等
第八章:最適合艾灸祛寒濕的常見病症
風寒感冒:迴旋灸大椎穴、曲池穴、合穀穴等
咳嗽:迴旋灸孔最穴、列缺穴、膻中穴等
支氣管炎:溫和灸肺俞穴、中府穴、曲池穴等
過敏性鼻炎:雀啄灸印堂穴、迎香穴、手三裡穴等
腹瀉:隔蒜灸中脘穴、天樞穴、大腸俞穴等
慢性胃炎:溫和灸脾俞穴、中脘穴、天樞穴等
消化不良:溫灸器灸中脘穴、上脘穴、胃俞穴等
神經性皮炎:隔薑灸血海穴、三陰交穴、曲池穴等
白癜風:溫和灸風池穴、風市穴、血海穴等
蕁麻疹:溫和灸血海穴、合谷穴、曲池穴等
濕疹:雀啄灸肺俞穴、脾俞穴、足三裡穴等
風濕性關節炎:隔薑灸肩髎穴、曲池穴、陽陵泉穴等
慢性腎炎:迴旋灸脾俞穴、腎俞穴、三焦俞穴等
頸椎病:溫和灸風池穴、天宗穴、肩井穴等
落枕:溫和灸大椎穴、陽陵泉穴、肩井穴等
肩周炎:隔姜灸肩井穴、肩中俞穴、曲池穴等
腰肌勞損:溫和灸命門穴、腰陽關穴、腎俞穴等
第九章:日常保健艾灸
失眠:溫和灸湧泉穴、膈俞穴、肝俞穴等
緩解壓力:溫和灸百會穴、印堂穴、太沖穴等
解除疲勞:溫和灸百會穴、四神聰穴、中脘穴等
足跟疼痛:隔薑灸太溪穴、照海穴、申脈穴等
美白祛斑: 迴旋灸大椎穴、三陰交穴、曲池穴等
減肥瘦身:隔姜灸三焦俞穴、陽池穴、地機穴等
豐胸乳:雀啄灸膻中穴、足三裡穴、大椎穴等
穴位速查
附錄:常用特效保健穴
《一喝見效:滋補調理養命酒》
上篇 酒入百脈,藥酒補養千萬年
第一章 在家輕鬆泡藥酒
酒是穀之精,喝對能養生
和中醫一樣古老的藥酒文化
藥好,藥酒才能好
家庭藥酒製作有「方」可依
藥酒服用要遵循原則
藥酒雖好,也不要貪杯
藥酒服用禁忌
第二章 藥酒養生,對症選擇
補血藥酒——讓血脈通暢,身體倍棒
益氣藥酒──補氣益氣,可以「決生死,除百病」
溫陽藥酒——補足陽氣,人更有精氣神
養陰藥酒——平衡陰陽,人不易得病
中篇 對症藥酒,慢性疾病一掃光
第三章 慢病快治,慢性病的預防治療
糖尿病
高血壓
高脂血症
冠心病
中風後遺症
貧血
腦動脈硬化
心律過緩
心悸
第四章 飲食為後天之本,吃好消化好才能身體好
消化不良
食慾不振
腹脹腹痛
腹瀉
呃逆
噁心嘔吐
便祕
慢性胃炎
第五章 關節疾病,藥酒具有天然的治療優勢
肢體麻木
風濕寒痺
骨質增生
肩周炎
腰腿痛
跌打損傷
閃挫扭傷
第六章 肺主皮毛,呼吸好才能百病不侵
感冒
支氣管炎
哮喘
寒涼咳嗽
肺燥咳嗽
久咳不癒
虛勞咳嗽
第七章 腎是氣血之本,養生先得養腎
腎虛
遺精
早洩
尿急、尿頻、尿不盡
性慾減退
陽痿
腰膝酸軟
男性不育
第八章 五官疾病,讓藥酒恢復你的形象
迎風流淚
眼睛乾澀
目赤流淚
耳鳴耳聾
鼻炎
鼻竇炎
口舌生瘡
牙痛
第九章 十女九病,藥酒治療婦科疾病
痛經
月經不調
白帶異常
崩漏
閉經
女性不孕症
產後虛弱
乳腺增生
急性乳腺炎
更年期症候群
下篇 家庭保健,一味藥酒補養全家
第十章 為全家人準備的強身藥酒
強筋壯骨
強身健體
防癌抗癌
第十一章 為老年人準備的長壽藥酒
烏鬚黑髮
安神補腦
延年益壽
第十二章 為女性準備的美容養顏瘦身藥酒
養顏嫩膚
去斑美白
美髮護髮
減肥瘦身
第十三章 預防職業病的藥酒
腦力工作者
經常用電腦者
低溫環境工作者
高溫環境工作者
經常熬夜者
久坐工作者
附錄 四季養生藥酒方
春季藥酒,疏肝理氣,為一年健康開好頭
夏季藥酒,清熱健脾,食慾好身體更健康
秋季藥酒,滋陰潤燥,各種咳嗽不煩擾
冬季藥酒,補腎益精,腎陽足生命才旺盛
家庭常用解酒方
前言:
月子裡著涼怎麼辦?把艾條掰碎了泡腳就行。小寶寶著涼了最愛拉肚子,媽媽每天給他灸肚臍,寶寶的身體會越來越棒!如果老是覺著腰部涼涼的,就每天用艾罐灸命門穴15分鐘。五十歲以後每天艾灸足三裡穴可以增強脾胃功能,預防各種疾病。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古人的養生方法真的超簡單:一團艾草、一個穴位,每天堅持十幾分鐘。艾的溫煦掃除了身體裡的寒濕,讓生命之火燒得旺旺,健康就是這麼容易。
不少人對取穴又敬又怕不敢下手,本書一頁12張圖片連排:骨骼定位、快速取穴、灸法、增效療法看上去一目了然,彷彿老中醫手把手在教,想不會都難!
在艾灸之餘,本書還提供了與病症相對應的極簡按摩和特效簡便方法,平時按一按、捏一捏,同樣能夠減輕病痛;煮個粥、泡個茶就能治病與養生,何樂而不為!
《一喝見效:滋補調理養命酒》前言
酒有「通血脈,行藥勢,溫腸胃,禦風寒」等多重作用,人類最初的飲酒行為即與養生保健、防病治病有著密切的聯繫,故被奉為「百藥之長」。
古代醫家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明確記載了用酒製藥材治病的方法。酒最早用作麻醉劑,華佗用的「麻沸散」即用酒沖服;後來又發現其對疾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端午節飲艾葉酒,重陽節飲菊花酒以避瘟疫。《千金方》記載:「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可見自古以來,酒或用於炮製中藥,或用於沖服藥物,具有保健祛病的強大功用。
藥酒,就是將祛病保健、強身健體的中藥浸泡於酒而製成的日常保健佳品,不僅配置方便、藥效穩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劑,所以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於其中。中醫理論認為,患病日久必將導致正氣虧虛,脈絡淤阻,因此各種慢性虛損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氣血不暢、經脈滯澀問題。中藥滋補強身,酒則辛散溫通,藥借酒力、酒助藥勢,充分發揮效力,提高了療效。
不僅如此,藥酒的服用和儲存也很方便,內服外用均宜,急症、久病皆可,對一些頑疾雜症效果更為顯著。因此,歷代醫家都很重視藥酒,它也廣受群眾的歡迎。
數千年來,通過歷代醫家和民眾的不懈努力,中華民族在藥酒製作和運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藥酒品種數不勝數,其中很多藥酒因為選料講究、配方獨到、做工精細、療效神奇而備受追捧,成為經典。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不斷追求,製作和使用藥酒已經不僅是治病保健的需要,更成為一種健康生活的時尚之舉,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青睞。
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和掌握各種藥酒的製作及運用方法,使藥酒的神奇功效更廣泛地惠及大眾,我們在瀏覽研究歷代醫家有關藥酒著作和各種藥酒配方的基礎上,精選出最為實用、最易於製作,且安全有效的數百種藥酒方,結合當下生活,編成此書。
本書分為三篇,上篇綜合介紹了藥酒的製作、服用等方法,以及對症選料。中篇針對人體各系統的常見症狀和慢性病,提出對症藥酒方。下篇針對不同家庭成員,提出相應的保健藥酒。每一款藥酒都詳細地介紹了配方、製作方法、功效和服用指示。有些藥酒的使用需要考慮體質、病情等因素,本書也都做了必要的提示。
本書綱目清晰,敘述規範,語言精練,文字淺顯,配方實用,用藥精到,是一般讀者製作藥酒的入門必備,也是養生保健愛好者的參考指南。
需要注意的是,藥酒在治病保健方面雖然特色優勢明顯,但並不適合所有病症,有些人群更需避免。此外,中藥存在不少同名異物的現象,不懂醫者拿不準的中藥最好諮詢中藥師,或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以免對身體造成危害。
內文試閱:
艾是能除一切寒濕的「純陽之品」
灸療中用得最多的材料就是艾葉,故灸療常常又被人稱之為「艾灸」。中國祖先使用艾葉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他們在每年農曆的四五月間,艾葉茂盛之時,將其摘下或連枝割下,曬乾或陰乾後以作藥用。其中以湖北蘄州出產艾草品質最佳,葉厚而絨多,這便是「蘄艾」為何如此著名的主要原因。就是這樣一味看似普通、貌不驚人的植物葉子,卻有著「百草之王」的美譽。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讚譽以艾葉灸療能夠治百病、祛風邪,保人體康健。
「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危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正是由於艾葉主要生長於光照較為強烈、山巒朝南的陽坡面,又是在每年陽氣正處於上升階段的端午節前後採摘收取,所以是純陽之品,具有起死回生、溫經通絡之神效。故著名藥物學家陶弘景在其《名醫別錄》中稱「艾葉,微溫,無毒,主灸百病……」在臨床上,艾葉除了可加工製成艾條、艾炷燃燒灸用之外,它還常與其他中藥組成湯藥供人內服。如中醫婦科中的「膠艾湯」、「艾附暖宮丸」等處方中均有艾葉。
秋季防涼健脾胃
秋季處在夏火冬水之間,人與自然陰陽轉換之時,故二十四節氣中有「秋分」一氣,寓意天地之中陰陽各半、夏冬之分。因此,隨著夏去秋來、酷暑漸去,人體養生保健的重點,也必須按照「天人相應」的原則,由養陽向養陰,並為以後的冬令進補做好準備。但五行中秋季屬金,氣候乾燥、水分缺乏、最易傷肺,是呼吸道等系統疾病的多發季節,所以此時既不可貿然進補,又要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關鍵是要調益肺氣,提高和強化整個人體的免疫代謝功能。根據五行中「實者瀉其子,虛者補其母」的理論,生金須培土,補肺須健脾,通過增強人的飲食、消化與吸收功能,盡可能地為機體攝取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一方面彌補因夏季高溫新陳代謝劇烈所造成的營養損耗和缺失,另一方面又為嚴寒主藏的冬季儲存好豐富的能量。
足三里穴
若要選經絡穴位,而健運脾胃,首穴非足三里不可。它能補能瀉、可寒可熱,不僅能夠疏經通絡、消積化滯、祛風除濕、瘦身減肥,而且可以健脾和胃、益氣生血、防病保健、強壯身體。上至頭面、呼吸道疾病,中到脾胃、消化功能紊亂,下至膀胱子宮的尿路感染、月經不調,都能舉重若輕、調節如一。故足三里穴,是人體諸多經穴中最具有養生保健價值的穴位之一,被譽為養生保健「第一要穴」、「長壽穴」。連日本的諺語中都有「不與不灸三里者同行」。若能經常溫灸足三里穴,採取迴旋灸,每次15至20分鐘,一定可激發體內經氣流動,延年益壽。平時可每天用食指按壓足三里穴20至30次,以局部有較強的酸脹感為宜,亦可達到不錯的效果。
豐隆穴
艾灸秋季養生,還可將足三里穴與豐隆穴配合施行。豐隆穴位於小腿前外側,這個穴位比周圍的感覺更敏感,所以在按摩此穴時可能會有輕微的疼痛感。豐隆在經脈中屬於足陽明經的「絡」穴,所謂「絡」穴就是絡脈之穴,主聯繫各條絡脈。所以,豐隆可溝通陽明、太陰兩經,手足陽明經屬陽,根據走向關聯到臟腑中的胃與大腸;手足太陰經屬陰,根據走向關聯到臟腑的肺與脾。兩經互為配合,則胃、大腸、肺、脾四者相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而灸治該穴時,既能治手太陰肺經的感冒、咳嗽、咯痰、氣喘、咽痛,又可療足太陰脾經的食欲下降、營養不良、便祕、泄瀉。同時,中醫認為,秋季主肺、主燥、易傷津化痰,而「脾胃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故要化肺中痰液,先當運胃中水穀;而豐隆穴就具有此等功效,若要以一詞來概括豐隆穴最大的特長便是「化痰」。
灸療時,可採用迴旋灸或者雀啄灸,每次15至20分鐘。除了艾灸療法之外,還可以用食指指尖點按豐隆穴30至50次,同樣能夠達到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冬令溫灸最驅寒
在中國傳統醫學理論中,冬季屬陰、五行為水、主收藏,是一年中陰氣彌漫、陽氣微弱的時候,此時人與自然界均處在收斂封閉、潛藏休養的狀態,所以,它也就成了人們最適宜進補的時期。按照中國人的習慣,自每年的冬至(12月22日或23日)起,到來年的立春(2月4日或5日)或春分(3月22日),都會服用點補品。其實,艾灸也可以進補,而且是一種非常好的進補方法。
中醫所說的進補就是兩件事:補先天之精、益後天之氣。然先天之精,由稟賦而定,也就是天生的;後天之氣,為水穀所化,說得直白點就是說人的生活規律,飲食作息。因此人生最重要的還是要強壯後天脾胃之氣,就如宋人張來所講「大抵養生求安樂,亦無深遠難知之事,不過寢食之間耳」。寢指的是睡眠休息,食指的是飲食營養,其中飲食營養,又與人的脾胃功能關係最為密切。所以,冬令進補,除了補腎以外就是運脾胃、生氣血。
中脘穴
中脘,又名太倉,是胃之「募」穴。古時「募」與「幕」字相通,是募結的意思,故經絡學說中的「募」穴,是指經氣結聚的地方。因而,中脘穴最可反映胃的運化功能。若胃的受納一旦出現障礙,就會影響人的消化、吸收、代謝功能,導致機體營養不良、各項生理機能減弱,故中醫有「得胃氣者生,失胃氣者死」的說法。而灸療中脘之穴,一般迴旋灸15至20分鐘,即能調胃和中、補虛益氣、健脾化濕,改善消化功能,促進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與代謝。不僅在宋人王執中的著作裡提到霍亂止瀉、消化不良可艾灸中脘穴,在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也有「霍亂長鳴、腹痛脹滿則艾灸中脘穴」的記錄。平時可以用食指指腹揉按中脘穴30至50次也可達到不錯的效果。
氣海穴
凡天地之中江河湖水最後彙聚之處,才能稱之為海;人身之中,諸氣諸血相聚部位,方有資格被譽為「氣海」或「血海」。這「氣海」穴,乃生氣之海,大氣所歸,是腎氣、精元之氣彙集的地方。腎中之氣乃人之元氣,來自於父母的遺傳,又經過脾胃後天的滋養,所以儲存於此,腎氣在經絡中運行,前走任脈從而生其陰,後走督脈才能壯其陽。所以艾灸此穴,能夠滋陰壯陽、健脾益腎,讓氣血生生不息。所以《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氣海者,是男子生氣之海也。」另外,中醫認為有形之血難以速生,無形之氣可以急補,所以人之虛損,補氣為先;補氣之穴,氣海為先。《內經》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是因為邪濕是萬病之源,體內氣血充盈,才能抗邪抵濕,所以氣海穴對濕邪為患、氣機不暢所導致的各種疾病均有療效。臨床上,溫和灸氣海穴15分鐘左右,每天1次,對內科、泌尿科、婦科等常見病症,效果顯著。如果再以食指、中指併攏,按揉氣海穴50至100次則效果更好。
《一喝見效:滋補調理養命酒》
第一章 在家輕鬆泡藥酒
好藥也需要能通達疾患處方能奏效,古代醫家發現酒有溫通血脈、宣散藥力的作用,為「百藥之長」,於是便取其善行藥勢而達於臟腑、四肢百骸之性,創造了獨特而神奇的藥酒。
酒是穀之精,喝對能養生
《黃帝內經》認為,酒為「熟穀之液」。
中醫認為酒味苦而辛,入心、肝、肺、胃經,有通血脈、禦寒氣、行藥勢的作用,《漢書.食貨志》稱酒為「百藥之長」。現代研究表明,酒能促進腸胃道分泌,幫助消化吸收,增強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代謝,提高細胞活力。所以適量飲酒對健康具有一定的益處,科學地配製、服用藥酒,不僅能祛病療疾,還能發揮養生的功效。
但酒雖然有諸多好處,畢竟也是「性溫有毒」。周代初期就有《酒誥》,奉勸人們不要過度飲酒。《詩經》有「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說的就是日日飲酒,天天笙歌,毀壞了人的健康,就會出現不良後果。
酒能壯膽,使懦夫做出英雄般的壯舉;酒也能讓人迷失本性,做出令人追悔莫及的傻事。《黃帝內經》說這是因為過度飲酒影響人的臟腑,肝主謀慮,膽主決斷,飲酒後就改變了人的性格與作為,可見古人對過度飲酒危害已經認識得很清楚了。
◎健康飲酒的原則
1.不可空腹飲酒。
2.應控制飲酒量,不能每餐必飲,每飲必醉。
3.除了有些藥物需用酒服下外,服藥前後不要飲酒。
4.不要通過飲酒來保暖,喝了酒比不喝酒更易產生寒顫,導致受涼或感冒。
5.儘量飲用酒精度較低的葡萄酒、紹興黃酒和啤酒,少喝或不喝烈性白酒。
和中醫一樣古老的藥酒文化
古代醫生在治病時,為了使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通常會借助酒來增強藥力。《說文解字》記載:「醫,治病工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可見在那個時候治病就已經離不開酒了。「酉」字是酒字的初文,它像一個密封的酒罈,裡邊儲藏了食物。用「酉」做偏旁的字,大多與酒有關係,如「醫」字從「酉」,可見自古以來的醫療活動,正與酒有著密切的關係。
距今二千多年以前的《黃帝內經》就專門設有〈湯液醪醴論篇〉。所謂「湯液」就是現在的湯藥煎劑,而「醪醴」即我們所說的藥酒。1973年,中國考古學家還在湖南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五十二病方》,其中記載了內外用藥酒治療疽、蛇傷等疾病的藥酒方。這被公認為中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藥酒。而且在馬王堆出土的另外兩本帛書《養生方》和《雜療方》中,也有藥酒方、酒劑配方、釀製工藝等記載。由此可見,中國的藥酒在當時就有了一定的發展。
酒對醫療的作用,歷代醫家多有論述,但以東漢醫家張仲景所用為最,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用酒者就涉及二十四方,方中用藥,或以酒洗,或以酒浸、酒煎、酒下等法,可見酒在中醫治療中的獨特作用。唐代醫家孫思邈《千金翼方.諸酒》中記載酒方二十個,可算是中國現存醫著中對藥酒的最早專題綜述。
酒本身有「通血脈,行藥勢,溫腸胃,禦風寒」等作用。藥酒因為是在酒中加入了滋補性質的各種中藥或食物,所以既可治療和預防疾病,又可用於病後的輔助治療。滋補藥酒還可以藥之功,借酒之力,發揮補虛強壯和抗衰益壽的作用。
一杯氣味醇正、芳香濃鬱的藥酒,既沒有「良藥苦口」的煩惱,也沒有現代打針輸液的痛苦,而是給人們帶來一種佳釀美酒的享受。
藥好,藥酒才能好
中藥千差萬別,如果選擇不好,不但發揮不了治療或養生保健的作用,反而可能對身體有害。選對藥材,選好藥材,是泡出優質藥酒的基礎。
中藥選擇要注重品質
因為不同地區的土質與水質都有差別,所以同樣的藥材產自不同的地區,其藥效也會有所差別。一般來說,道地藥材因其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採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所以同種藥材的品質和療效比其他地區產的更好。
同種異地出產的藥材在質量上有明顯的差異,如人參、地黃、杜仲、當歸等,產地不同藥效差異就很大。例如,產自浙江的浙貝母,又稱大貝母或象貝母,其功效長於清肺去痰,適用於痰熱蘊肺之咳嗽;而產自四川的川貝母,則長於潤肺止咳,適用於肺有燥熱之咳嗽以及虛勞咳嗽等。那麼在需要使用川貝母時就不可以浙貝母替代。
又如牛膝有淮牛膝和川牛膝之分,淮牛膝產於河南,含有多量鉀鹽和皂苷,功能以補肝腎,強筋骨為主;川牛膝則產於四川,不含皂苷成分,臨床應用以活血化淤,引血下行為主,兩者有較大區別。
再如小麥分淮小麥和浮小麥,前者安神,後者斂汗。凡此種種,選用均應加以注意。
知識鏈接
道地藥材:道地藥材又稱「地道藥材」,是指在特定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藥材。道地藥材被視為古代中醫辨別優質中藥材的獨具特色的標準,也是中國中藥行業一個約定俗成的中藥質量概念。
選用規範的炮製藥材
每一種中藥都具有一定的特性,或偏於寒性或偏於熱性,或升或降,或苦或鹹,歸經也不同,中醫正是利用這些中藥固有的不同特性,來調理人體陰陽氣血的偏勝偏衰,從而恢復生理平衡,達到治療疾病或養生的目的。
中藥的性味歸經、升降沉浮是藥物本身固有的,有時為了改變藥性、降低毒素、提高藥效,往往還需要對藥材進行炮製。選用規範的中藥炮製品,無論是製作藥酒還是煎取汁液,療效都會更好。
炮製過的藥材可以增強療效,比如當歸、川芎、威靈仙等活血通絡、調經止痛、祛風除濕的藥多用酒製可以助歸經入血;柴胡、香附、乳香、延胡索等疏肝理氣、活血祛淤、行氣止痛的藥多用醋製入肝以助功效;補腎固精壯陽的藥多用鹽製以入肝腎而增效;溫胃止咳的藥則多用薑製以歸脾胃經。
炮製過的藥材還可以降低毒副作用,比如生半夏、馬錢子、川烏、附子等生用都是有毒的,經過煮、浸等炮製後降低了毒性才能入藥。
炮製還能改變藥材的功效,比如生首烏生津潤燥、潤腸滑便,經黑豆汁蒸煮之後,就有了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的作用等。再如生地擅長清熱涼血養陰,而熟地則偏於養血滋陰補腎。
此外,一些藥材經過鍛燒、砂燙炮製,其有效成分才更容易浸出,從而發揮應有的功效。
◎注意
同一藥材不同的使用部位,其功能也有差異,所以選用的時候也不可以其他部位代替。比如當歸用鬚活血,用身則補血;再如紫蘇葉發表散寒,行氣寬中,用於感冒風寒、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而紫蘇子則下氣定喘,止嗽消痰,用於上氣咳逆、風痰喘急。
石晶明/謝惠民
石晶明(《一灸見效:古法艾灸的簡易祛病方》作者)
中醫名家施維智先生之真傳弟子,行醫三十餘年,開診所、寫文章、辦講座、收洋徒弟、批判偽中醫、網路義務諮詢……,年近六十仍然精力十足,只為將中國傳統醫學的精華傳承下去,讓中醫在海內外飄香。歷任上海濟南街道醫院、淮海街道醫院院長,上海市盧灣區衛生工作者協會副主任。曾多次在《解放日報》、《生活週刊》、《上海大眾衛生報》、《家庭生活》、《健康嚮導》、《上海中醫藥報》、《康復》、《搜狐網》等多家報刊及媒體發表論文二百多篇,出版著作十餘部。
謝惠民(《一喝見效:滋補調理養命酒》作者)
北京中醫藥大學名譽教授,從事臨床藥學、藥理、藥劑方面的研究,擅於臨床藥學與用藥,長於解決藥學、用藥、藥學史以及藥物相互作用方面的問題,每年發表相關文章30餘篇,也是許多醫學專刊的編委。
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我们营业的时间
9:00-18:00
在线客服 客服软件
在线客服系统